对于很多家长来说,每次孩子拿到成绩单或是学校排名发榜的时候,就是他们被老师喊去“喝茶”或是对孩子棍棒教育的时刻。其实,成绩并非判定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。有人说,孩子就像弹簧,你压得越狠,他反弹得越厉害。那么,父母怎样面对孩子的成绩?应该怎样鼓励成绩差的孩子? 当下很多家长平时不管孩子,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,只关心孩子终的考试分数和排名,如若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,免不了被责骂,甚至还要遭受皮肉之苦。然而,分数绝不是评判孩子优秀与否的标准,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板和短板,有些擅长逻辑思维,有些擅长形象思维,有的孩子对电子产品感兴趣,有的孩子对花花草草感兴趣。因此,父母要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。
而且,考试只是检测孩子这段时间学习的一种手段,那些平时密切关注孩子学习情况的家长,对孩子每一次的考试结果都会有自己的预期,也应该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。如果孩子考好了,你需要给予一定的表扬,并乘机答应孩子曾经提的不过分要求,不仅能增强孩子的上进心,还能拉近父母与孩子的距离。
如若孩子考的不好,父母也不要只是看到孩子此次的考试成绩,应该和上一次的考试成绩相比,进步了?还是退步了?如果有进步,一定不要吝啬对孩子的鼓励;如果退步了,需要帮孩子分析原因,是粗心导致的?还是对知识点掌握不牢固、一知半解?或是上课开小差?同时,制定一个更好的学习计划,争取每次考试都有进步。
在制定计划的过程当中,家长切忌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,比如孩子平时都在及格线左右徘徊,你却制定一个90分的目标,明显是达不到的。而且,孩子的好成绩一定是他主动学习得来的,绝不是父母填鸭式的硬塞进去的,更不是用钱砸出来的。对待孩子的成绩,家长除了正确的引导,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。
而且,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,职场在人才的选择上更加注重综合素养。因此,孩子的成绩固然重要,但是其人品、素质、修养同等重要。父母在注重孩子成绩的同时,也不要忘了对孩子其他素质的培养。